您現(xiàn)在的位置:海峽網(wǎng)>新聞中心>國際頻道>國際新聞
分享

美國《大西洋月刊》近日刊文稱,由于政府抗疫不力,有大約20萬美國兒童淪為“新冠孤兒”。文章稱,在18歲以下的孤兒中,每12人就有1人是因為疫情而失去監(jiān)護人的;在美國的每一所公立學校中,平均就有兩個孩子因疫情失去了一名監(jiān)護人。美媒評論稱,即使兩年時間讓這個國家可以坦然面對新冠肺炎病毒的屠戮,但這樣的損失程度依然觸目驚心、難以接受。

從數(shù)據(jù)分布看,來自低收入、非白人家庭的少數(shù)族裔兒童占到“疫情孤兒”的65%——每1名美國白人兒童成為孤兒,相對應地就有 1.8 名西班牙裔美國兒童、2.4 名非裔美國兒童及4.5 名印第安原住民和阿拉斯加原住民兒童經歷同樣遭遇。將近一半的新冠孤兒都集中在加利福尼亞州、得克薩斯州、紐約州、佛羅里達州、亞利桑那州和佐治亞州6個州,這與美國貧困人口最多的州排名有相當程度的重合。

這是美國貧困代際傳承和社會不平等螺旋的一曲無聲悲歌。20萬新增孤兒中,大多數(shù)自出生之時起就處于美國社會底層,改變命運的機會本來就少。疫情還奪去了他們的父母,讓他們的人生陷入更加灰暗無助的困境——輟學、吸毒、暴力很可能伴隨他們一生。正如全球受新冠影響兒童評估小組聯(lián)合主席蘇珊·希利斯所說:“淪為孤兒,不是兩周后就能康復的事情。”

然而,在疫情中逝去的美國普通生命所引起的社會關注度卻越來越低,因為華盛頓早已把更多注意力轉移到華爾街的數(shù)據(jù),甚至對外地緣政治博弈上。在急于宣告新冠肺炎疫情“已經結束”的利益驅動下,美國這些困在疫情痛苦中的群體被有意無意地“遺忘”了。

這在美國的體制下似乎“理所當然”:孤兒們沒有政治代言人,沒有游說的資本,手里也沒有選票,又有誰會指望國會山里夸夸其談的議員們去幫他們奔走呼吁呢?但是,沒有資本和選票就應該被拋棄嗎?

新冠肺炎疫情發(fā)生以來,美國聯(lián)邦政府發(fā)放了數(shù)萬億美元的紓困金,最頂尖的富豪在疫情期間財富甚至增加了50%,但卻沒有任何法律或行政命令專門為這些“疫情孤兒”提供幫助。盡管美國總統(tǒng)拜登發(fā)布了一個語焉不詳?shù)膫渫?,然而它被普遍認為“實際上并沒有提出任何計劃或承諾”。美國社會學家米爾斯在《權力精英》中一針見血地指出:“美國是被擁有財富和權力的少數(shù)人統(tǒng)治的‘民主’,實際上是糊弄大眾的幻象!”

如今,美國因新冠肺炎疫情死亡人數(shù)已經逼近100萬,意味著因意外生離死別的人間悲劇重復了100萬次,即使在戰(zhàn)亂動蕩、貧窮落后之地,這也是一個令人駭目的數(shù)字、難以承受的巨大代價,更何況是發(fā)生在國家力量最強大、醫(yī)療條件最優(yōu)越的美國。在充滿社會達爾文主義氣息的場景里,社會底層、老弱病殘被悄無聲息地無情“淘汰”。對決策者來說,保經濟重于保人命,救股市重于救疫情,是“資本主義”順理成章的邏輯,但對無數(shù)個底層家庭來說,那些冰冷的數(shù)字不僅意味著痛失親人,更可能意味著生活的坍塌。

保護弱者與強者享有同等的權利,這是人類社會擺脫野蠻、跨入文明時代的重要衡量標準。當災難來臨,是要集體合力帶上弱者一起同舟共濟,還是毫不猶豫將他們踢下船“減負”,考驗的是一個國家執(zhí)政精英的道德底線。華盛頓總是在各種場合自詡“人權衛(wèi)士”、自命“人權判官”,然而真正經歷檢驗的時候,這些紙糊的標簽被水一沖就泡爛了。“新冠孤兒”折翼的美國夢,是“超級大國”的悲哀。

責任編輯:唐秀敏

       特別聲明:本網(wǎng)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。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并不代表本網(wǎng)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,請及時與ts@hxnews.com聯(lián)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,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。

相關閱讀
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
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
首屆福建中青年美術書法作品雙年展在省
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
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
一周熱點新聞
下載海湃客戶端
關注海峽網(wǎng)微信
?

職業(yè)道德監(jiān)督、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591-87095414 舉報郵箱:service@hxnews.com

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,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,請聯(lián)系我們,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。

溫馨提示:抵制不良游戲,拒絕盜版游戲,注意自我保護,謹防受騙上當,適度游戲益腦,沉迷游戲傷身,合理安排時間,享受健康生活。

CopyRight ?2016 海峽網(wǎng)(福建日報主管主辦)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-2 閩互聯(lián)網(wǎng)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:20070802號

福建日報報業(yè)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(海峽網(wǎng))采編人員所創(chuàng)作作品之版權,未經報業(yè)集團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、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。

版權說明| 海峽網(wǎng)全媒體廣告價| 聯(lián)系我們| 法律顧問| 舉報投訴| 海峽網(wǎng)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

友情鏈接:新聞頻道?| 福建頻道?| 新聞聚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