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現(xiàn)在的位置:海峽網>新聞中心>國內頻道>國內新聞
分享

老人死前兩月寫投訴材料稱遭連環(huán)詐騙

張新榮去世后,張謙和張坤在張新榮房間發(fā)現(xiàn)的除大量收藏品及匯款憑證外,還有一份他在2016年10月5日寫給工商部門的投訴材料,里面詳細記錄了他被騙的經過。

澎湃新聞看到,這份投訴材料共有13頁,其中記錄稱,從2016年8月起的兩個月內,6個詐騙團伙對張新榮實施詐騙,后3起案件,對方均以冒充公安民警返還被騙贓款為由實施詐騙。

投訴材料顯示,2016年8月初,一名自稱某投資顧問有限公司業(yè)務員的女子打來電話稱,張新榮此前在該公司購買了一套藏品,將通過快遞郵寄給他,張新榮收到快遞后發(fā)現(xiàn)里面是一張刮獎卡,上面顯示他中了一輛價值88000元的小轎車。隨后,該女子要求張新榮繼續(xù)購買其他產品才發(fā)放獎品。張新榮分3次為其匯去33500元后,對方卻消失了。

同年8月中旬,又先后出現(xiàn)兩家收藏協(xié)會,以回收藏品為由,報出巨額回收價,又以繳納報名費、評估費、公證費、定金等理由,先后讓張新榮為他們匯去了26000元,此后便再無音訊。

張新榮在投訴材料中說,就在他為受騙而后悔時,他接到一名自稱北京某公安分局民警的男子的電話,稱他們破獲一起詐騙案,受害人名單中有張新榮的名字,現(xiàn)在要為其返還贓款,但要求先繳納1800元稅費。匯款后,這名自稱叫張平的“民警”就消失了。隨后,又有兩名自稱公安民警的男子先后打來電話,以同樣的方式分別讓他匯去1200元手續(xù)費后,再也聯(lián)系不上了。

讓張謙感到奇怪的是,這幾起詐騙案針對性和關聯(lián)性極強,“先是他們知道我爸買了藏品,以回收藏品為由誘他上當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上當報案后,他們又冒充公安實施詐騙。”

“借錢匯款”,老人去世前曾有人上門催債

張謙告訴澎湃新聞,這次投訴材料之后,還有騙子不斷聯(lián)系張新榮,“但之后他們就不再采用匯款方式,而是改用了快遞公司代收貨款的方式收錢。”

張新榮寫給工商部門的投訴材料中提到6次詐騙涉案金額共有63700元。他在材料中反復提及自己是“借錢匯款”。張謙與大哥張坤懷疑,張新榮被騙的錢遠不止這個數(shù)字,他們在張新榮的房間里發(fā)現(xiàn)大量“藏品”,按標價算有70多萬元,此外還有46張匯款憑證,日期在張新榮去世前不久2016年5月19至12月9日,匯款總額38298元。“這說明在這次投訴之后,他仍然被騙子死死盯著。但這些事我爸一直瞞著我們,所以他一共被騙了多少錢,我們也不知道。”

張坤說,在張新榮去世前幾天,家中曾不斷有債主上門討債,“2016年12月28日上午,我發(fā)現(xiàn)我爸看上去很虛弱,呼吸急促,送到醫(yī)院沒多久他就陷入昏迷,醫(yī)生說可能有生命危險。我就立刻把弟弟從南京叫回來了。當晚我爸就去世了。”

據(jù)城固縣人民醫(yī)院出具的醫(yī)學死亡證明顯示,張新榮的死亡原因是酮癥酸重癥中毒,呼吸循環(huán)衰竭。該院當日接診的醫(yī)生董建義告訴澎湃新聞,張新榮生前患有糖尿病,“他的死亡是由糖尿病誘發(fā)的,但這與其病發(fā)前的精神狀況及心情也有極大關系。”

對于張新榮的突然死亡,張謙堅信與他長期以來遭到連環(huán)詐騙有直接關系,“他為了把他那些所謂的藏品盡快出手,不斷被騙,不斷借錢。一方面要瞞著子女,另一方面還要頂住債主一次次上門討債的壓力。換成我們年輕人也受不了,更何況一個60歲的老人?”

對于借錢匯款一事,城固縣袁家營村一名村干部向澎湃新聞表示,張新榮生前確實向親友借過很多錢,“村里凡是能張得開口的,他都借了個遍?,F(xiàn)在他被人騙了幾十萬的事早在村子里傳開了。張新榮死后,很多借錢給他的村民都把借條拿到村委會來尋求解決,最近一段時間,每天都有村民拿著借條找過來。”

對此,城固縣公安局一名辦案民警表示,目前該局已對案件立案偵查,“我們曾根據(jù)張新榮提供的嫌疑人公司地址前往當?shù)卣{查,發(fā)現(xiàn)所有的地址及公司信息都是假的,目前案件仍在偵辦當中。”

責任編輯:肖舒

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
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
“兩新”政策顯成效 彰顯高質量發(fā)展新
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
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
一周熱點新聞
下載海湃客戶端
關注海峽網微信
?

職業(yè)道德監(jiān)督、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591-87095414 舉報郵箱:service@hxnews.com

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,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,請聯(lián)系我們,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。

溫馨提示:抵制不良游戲,拒絕盜版游戲,注意自我保護,謹防受騙上當,適度游戲益腦,沉迷游戲傷身,合理安排時間,享受健康生活。

CopyRight ?2016 海峽網(福建日報主管主辦)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-2 閩互聯(lián)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:20070802號

福建日報報業(yè)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(海峽網)采編人員所創(chuàng)作作品之版權,未經報業(yè)集團書面授權,不得轉載、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。

版權說明|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| 聯(lián)系我們| 法律顧問| 舉報投訴|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

友情鏈接:新聞頻道?| 福建頻道?| 新聞聚合